耐克的“对勾”,可以说是史上最成功的logo了。
简约有力,动感十足,延展性贼强,还和特步联合承包了中小学试卷,堪称学生最爱品牌了。

别看如今耐克家大业大,回想刚起步时,连名字带logo,都来的特随便!

年轻时的菲尔奈特
一个热爱跑步的小伙,菲尔奈特,不顾家人反对,从普华永道辞职,跟着大学田径教练比尔鲍尔曼一起卖跑鞋了。
他们给公司起了个名字叫蓝带,据说还是奈特跟供应商谈生意时临时想的,从一开始就这么随便。

当时的美国运动鞋圈,是阿迪达斯、彪马这些德国货的天下,厚重皮革和金属的钉鞋是当时的主流。
这师徒俩还就不喜欢德国货,日本品牌鬼冢虎的鞋子更轻便柔软,他们认为这才是未来的趋势,于是蓝带成了鬼冢虎的代理商。
蓝带公司能力惊为天人,很快就吃下了美国的大块市场,成了鬼冢虎美国独家代理。
总卖人家的东西,根本满足不了师徒俩不羁放纵爱自由的心。鲍尔曼忍不住,自己设计了一款鞋Cortez。
本来日本总公司不乐意,鲍尔曼就是不认怂,结果一不小心风靡了全美,后来这款鞋有个别名“阿甘鞋”。


1983年的“阿甘鞋”广告
“阿甘鞋”给鬼冢虎赚了大把钱,按理应该感谢蓝带。但是,鬼冢虎飘了。先款后货,好货留给日本,反正就一句话,你蓝带不如卖给我吧!
奈特发飙了。不给我货?
随便!老子自己干!

决定独立后,奈特召开员工会议,商量新公司名字。他提出,不如就叫“六度空间”吧!面对老板提出的,这个像某卫生巾的名字,员工的反应出奇的一致:

老板你也太随便了...
奈特也是要面子的人啊,那你们想一个!就给12小时!没有就用六度空间!
其中最头疼的是销售扛把子杰夫约翰逊,毕竟出去谈客户的是他,递上六度空间名片的也是他,他必须想一个好名字!
约翰逊躺床上翻过来滚过去想了几个小时,啥也想不出来。于是,他决定,先睡一觉...
梦里他看到一个人,不对,神。他梦见了希腊的胜利女神 NIKE 。
NIKE 是胜利的化身,古希腊人认为 NIKE 庇护的一方会赢得最终胜利。崇尚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会,一直以来也把NIKE刻在奖牌上。这个意象非常完美。

卢浮宫展出的胜利女神像
转天约翰逊就在会上提出 NIKE 作为公司名。员工的反应又出奇的一致:

奈特虽然不爽,也不能说啥,NIKE这名字就定下来了。
这么随便的打发名字后,logo的诞生也没好到哪去。
奈特忙公司的事外,还兼着一份会计老师的工作。公司刚起步,正缺人手,借着老师的身份,他打听到有一个设计系的学生,叫卡罗琳戴维森,正为上不起油画课发愁。

卡罗琳戴维森
我看戴维森后来的回忆时,总觉得怪怪的。脑补一下,大概是这个感觉吧:


时薪两美元,做一些图表、视觉设计。当年戴维森也是真穷,这么低的工资都接了。不过神奇的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接受奈特邀请,绝对是戴维森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没多久,她就接到了设计耐克logo的任务,奈特着急用,给下的brief也很简单:
“这个要印在鞋的侧面
要有速度感!
我倒是挺喜欢阿迪达斯三道杠的,但你又不能抄他们”
“动手吧孩子!按钟算钱啊!”
戴维森先是大量的画草稿,在纸巾上描出来,贴在鞋子上,不断的调整。17.5工时后,她交了五个方案。
挑了半天,最终挑了这个对勾:

奈特的反应:

“我不是很喜欢这个,不过我想应该会习惯的。随便吧,凑活用。”
当时的戴维森没有料到,这个价值35美金的logo,将给她带来什么。后来戴维森继续为耐克做了几年设计,之后就辞职做自由职业者去了。
1983年,耐克邀请戴维森回来参加一次午宴,餐桌上她收到了一只镶有钻石和Swoosh的金戒指、一封证书,以及未知数量的股票。不敢想现在已经涨到什么德行了。

戴维森的戒指
经常有人问设计师,你的作品都是怎么来的啊?
戴维森还就真的可以说:“嗐,不就是随便做做嘛!”
这个钩被命名为“Swoosh”,象征胜利女神的翅膀,象征着速度,象征着动感。又像英文victory(胜利)的首字母V。

丘吉尔的胜利手势
不过,Swoosh最直接最准确的理解应该是

几十年来,耐克logo虽有调整,但Swoosh这个钩子一直没变过。
最早戴维森设计的logo,由框线的对勾和小写的斜体“nike”组成。

1978年,对勾变成实体,“NIKE”改成大写。

1985年,标志组合在方形中,正负形效果。

现在,耐克去掉文字,单独使用Swoosh。就一个钩!就这么随便!

“随便”的设计,往往能带来更大的延展性。设计师在这个钩上也玩出了不少花样。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耐克朗詹姆斯

耐克笑
耐克的随便已经嵌入基因,随便到广告语从死刑犯身上扒来。
当时承接广告语的是丹威登,到提案前一晚,威登还是啥都想不出来。直到后半夜,他想起十年前一个杀人犯-加里吉尔摩。
这位渣滓非常随便的杀了两个普通人,毫无悔意,结果正好赶上美国恢复死刑,就光荣的当了第一人。

法庭审判时的加里吉尔摩
毙他之前,执行官问有什么遗言,他说:“Let's do it!(动手啊!)”
威登在此基础上,写下了“Just do it!”当时他带着五个方案去见奈特,还有一个写的是“Just fuck it!”还好当时奈特脾气好。
这么随便出来的一句话,又一不小心被称为“20世纪最优秀的广告语之一”。
耐克诞生的过程充满这样的传奇,而创始团队总能让这些随便的产物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从一个小小的代理商到行业巨头,本鲸也只是摘些小段子,为大家解构耐克这个庞然大物不为人知的一面。希望你能喜欢。
不过要比随便,可能还是我国更胜一筹,气死耐克,哼!


文章链接:https://www.uied.cn/35727.html
更新时间:2023年10月13日
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