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 前言
- 01 玛格丽特
- 02 达利
- 03 梵高
- 04 蒙克
- 05 马蒂斯
- 06 莫奈
- 07 常玉
在周杰伦新歌发出之前,我一直以为《最伟大的作品》所指的会是一些古典音乐大师,没想到所描绘的居然是绘画艺术。
既然如此,我们就从周杰伦这这首歌展开谈谈绘画。这首歌的歌词里一共出现了7位画家:
接下来我们就从这7位画家和涉及的多个流派讲一讲。
首先讲1920年,这个时间上面这些人中只有常玉在巴黎,莫奈在离巴黎70公里外的吉维尼。
所以出现在MV里面的无论是人还是作品,都是一种意象的表达,并不是真的可以在1920年在巴黎遇到这些人。
我总觉得这“最伟大的作品”实际是指向常玉,所以我们把常玉放到最后讲。关于最伟大,这是每个人不同的喜好,其实没什么好争论的。
画面致敬玛格丽特作品《人类之子》1964年作品和达利标志性的胡子。
这两位都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
超现实主义(1924-1945)是前达达主义(1916-1923)成员安德烈.布勒东发起的,从达达主义中吸收了反传统和自动性创作的观念,但克服了达达主义否定一切的弱点,有比较肯定的信念和纲领。
超现实主义推崇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认为可以从无意中发现内在的自我。
他曾在广告界工作, 他信奉万物都与其表面看起来不同/生活是假象,没有什么画面是真实的。
因为其超现实主义作品中带有些许诙谐以及许多引人审思的符号语言而闻名。
1929年的作品《形象的叛逆》是典型的代表。画的虽然是一个烟斗,但它并不是一个真的烟斗。
这类作品也影响了后来的-观念艺术。观念艺术重要的是其概念,观念艺术虽热是发生于1960年代的美国,但从1917年杜尚丢出了他的小便池那一刻就埋下了种子。
1966年瑙曼作品《未能在工作室漂浮》是典型的观念艺术。
1927年的作品《受威胁的暗杀者》是典型的超现实主义作品。
1953年的作品《戈尔孔达》。玛格丽特是个热衷于“重复”的画家,他一再描绘某个形象,多次出现在他的作品中。这种方式也影响了后来的波普艺术。
达利在1920年只有16岁,那年他在父亲的提议下,到马德里的艺术学院上学。在1926年他才首次到达巴黎。
他十分推崇弗洛伊德,且迷恋传统大师的绘画,他的作品将怪异梦境般的形象与卓越的绘图技术和受文艺复兴大师影响的绘画技巧令人惊奇地混合在一起。
达利除了他的画之外出名的还有他的胡子,他的胡子其实是模仿 17世纪西班牙大师迭戈委拉斯开兹。
1931年的《记忆的永恒》作品,现在网上有很多这个表卖,几十块钱,摆出来十分好看。
1936年,达利在伦敦正遭遇经济困难,而爱德华詹姆斯因为深深折服于达利的天才,跟他签了一年的合同,以工资买下达利一年里的所有创作。
那一年,达利便索性将自己画作里的灵感制作为实物,于是便有了红唇沙发、龙虾电话,还有其他。
1936年的作品《龙虾电话》,是达利 1930 年代创作的极具标志意义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之一。
《圣安东尼的诱惑》,每次看到这个作品时,我脑海中总是把它和艾尔登法环中的移动城堡联想到一起。
达利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如果想简单了解,推荐看《这就是达利》。
小船静静往返
超现实主义可以说是从塞尚这个分支发源而来,如果感兴趣可以读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
大家熟知的都觉得梵高精神不太好,但梵高为什么伟大,其实没有几个人回答的上来。
因为梵高开启了表现主义的大门。梵高绘画不再追求描绘自然,而是希望在用色彩和形状来表达自己对所画的东西的感觉和希望别人产生的感觉,这与一直以来传统绘画的本质产生了质的区别。
梵高与塞尚、高更一样都放弃了以精准描绘自然为目标,转而通过绘画追求其他目标,只是这三者的目标不同。从这三个人开始,绘画的目的与之前的传统完全割裂。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版画复制匠,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
爱德华蒙克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
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其主要作品有《呐喊》《生命之舞》《卡尔约翰街的夜晚》。
从梵高所发展下去的就是表现主义,我们从表现主义的作品中都能看到情绪。
席勒(就是那个让希特勒落选美术学院的人)的作品,我们从他的作品中能深刻地感受到一种不安定的情绪。
在最伟大的作品里,周杰伦穿越到1920年与马蒂斯实现互动交流。
马蒂斯是野兽派(1905-1910)的创始人,野兽派的称呼和印象派一样,都是来自评论家的“批评用语”。
野兽派从梵高和高更的原始主义中都吸取到了一些灵感,不再讲究透视和明暗、放弃传统的远近比例与明暗法,采用平面化构图、阴影面与物体面的强烈对比,脱离自然的摹仿。
野兽派和表现主义用色都很大胆,但不同的是野兽派是为了追求一种唯美意境。
莫奈属于印象派。在我们的印象中,印象派仿佛和后面的现代艺术一样,都是抽象的艺术,但其实不是。
印象派是一场色彩的革命。但印象派其实还属于传统艺术。
因为印象派的艺术家依旧是想把自然画成我们看见的样子。他们跟保守派艺术家争论的艺术目标方面少,在达到艺术目标的手段方面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把那 些场面一览无余。在任何一瞬间里,我们都只能把目光集中在一处,其余的地方在我们看来就像一堆乱七八糟的形状。
印象派画家要是希望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侧面,就没有时间去调配色彩,更谈不上像前辈名家那样把色彩一层层地画到棕色的底色上。他必须疾挥画笔把颜色直接涂上画布,多考虑整幅画的总体效果,较少顾及枝节细部。所以说印象派的画要拉远了看。
所以说印象派依旧是传统艺术,只是到了印象派,艺术家基本上已将完全掌握了描绘自然这一传统艺术终极目标。
在最伟大的作品中的mv中,常玉所占篇幅最大。在mv中,常玉送画给杰伦。
说实话我不太了解他,能找到的资料(太懒没深入找一些书籍什么的)也基本都在说他的生平轶事,没怎么聊他的艺术,只知道他是当时的巴黎画派,他们共有着表现主义的特征,始终抒发的是一种虽不强烈但却绵长且难以排解的忧伤之情。
看他的画确实有一种绵长的情感渗入人心,他在风景画中所表现出来的稚拙朴素的画法透露着原始主义画派的特点,加以国画的技巧造就了一种简练风格,但总体来说都是以传达情感为目的,所以说大致把他分到表现主义的大分支里是合适的。
我不想谈他的生平轶事,我们就看一看他的作品,感受下他们带给我们情感上的波动。
虽然这里面站着5个人,但这5个人总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他们5个在画面中都是独立而平均的平等的存在。
性格上她们也有着明显的区分,中间3个人明明是中心位置,但却是显得拘谨的、腼腆的,而画面两边的人又是自信展露自己的,这样整个画面就通过情感上的重心偏移平衡了整个画面的协调性。
虽然这些“裸体”体态上都是丰腴的,但还是会传递出那种藏在腼腆下面的淡淡的忧伤。
2019年11月23日晚,佳士得香港“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中,常玉巨作《5裸女》1.9亿港元起拍,最终以2.66亿港元落槌,加佣金以3.039亿港元成交,成为2019年11月为止亚洲艺术拍卖最高价拍品。
在看常玉画的其他“裸体”,在表达情感之外都能很准确的表现出中国思想的古典美,即使画的再裸露,都不色情。
还有大家很爱提的这幅《孤独的小象》,所传达出的情感更是饱满的。
欣赏艺术是一件快乐的事,它能让你被生活逐渐麻木的心变得再细腻起来,让你情感体悟变得有更广阔更深入,所以不要错过这份快乐。
如果你之前对艺术并不感兴趣,那借着这个机会,刚好让周杰伦成为你的启蒙吧。
除非注明,否则均为UIED用户体验学习平台-ASAK的原创文章,转载必须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uied.cn/26403.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